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38:51
曾国藩,晚清重臣,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太上布衣
他是修仙界中唯一的剑修者,他一生都在修炼剑仙之道! 临死前,他只留下一句震撼世人的话语: “我的剑仙之道,从未有过逃跑,我要让这剑,只有锋芒。” 当他再次睁开眼眸,世界全变了! 他重修剑仙之道,剑诛天道,意碎苍穹,成就剑仙之境!
作者:云芨
上辈子,明微疲于奔命,终究没能改变命运,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 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回到了七十年前。
作者:忘语
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富商之子,在寻求续命之法时,意外走上了修仙登天之路! 大唐盛世,天下安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 千年后世,魔物吞天,妖鬼横行,遍野哀鸣。 西游再现,大圣斗天,天蓬下凡,卷帘重生。 莫名的穿梭与轮回,虚实掩映,真幻交织! 是预言中的梦境?还是尚未发生的现实? 他能否打破命中注定的魔障,消弭还未发生的三界大劫,挽救苍生于水火?
作者:易克1
随着老板突然出事,职场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被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作者:陈词懒调
这坑爹的原始部落! “终有一天,我们将重返故地。荣耀依旧在,炎角之火永远不灭。” —————————— 新书《未来天王》已发。原始番外不定期更新。
推荐小说
作者:[清]曾国藩
本书收录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修身、治学、齐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走兔死,狡狗烹”的时代悲剧,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读之,我们感觉是在和一颗伟大而丰富的心灵在对话,不知不觉中,我们心中涌起了敬意,人生境界得到了净化和超拔。
作者:曾国藩;李鸿章
本书收录的曾国藩家书近200篇,分三卷,卷一(1840—1852)、卷二(1853—1866)、卷三(1867—1872),均备有现代译文,对一些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电子书制作上采用随文夹注的方式,便于参考注释,阅读理解!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其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梁启超评价曾国藩:“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仰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作者:曾国藩;梁启超;胡适
本系列包括《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两本书,同时附赠《胡适家书》。   《曾国藩家书》:家书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梁启超家书》: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写给自己子女的书信的一部合集,体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   《胡适家书》:本书收录了1907年至1938年的的家书,其中包括胡适致母亲的信,致妻子江冬秀的信,致族叔胡近仁的信,以及致儿祖望、思杜的信。
作者:赵光普
本书收有:“王莽”、“司马昭”、“安禄山”、“秦桧”、“吴三桂”、“袁世凯”、“孙殿英”、“汪精卫”、“周佛海”等十位败类的传记。
作者:朱晓燕
《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由北史编著,《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从众多的军阀中选取了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军阀,既考虑到一些影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军阀巨头,又兼顾到盘踞一省或数省的地方军阀;既展现了军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画面,又描摹了军阀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及生活细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军阀的发迹史。
作者:逸舟红尘 第二影子
苏曼殊,一位近代美术开放转型的先驱画家,一位哀婉的诗人,一位末世逸才和勇往直前的勇士,一位袈裟裹体的大和尚,一位以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闻名于世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镜像多面而分裂,他的文学、绘画及佛学成就斐然,备受世人关注。本书围绕苏曼殊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旁征博引,行文详实,全面而真实地介绍了苏曼殊的多才多艺、红尘游历、丰富情事,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亦僧亦俗的文化奇人的悲欢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