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夫刚
在当下文化倾向市场化和娱乐化的形态下谈论诗歌,似乎具有了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新诗受益于中西方诗歌文化的恩惠,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几经兴衰与沉浮走到了今天。 今天的中国,也许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它因为变革与发展,因某些价值取向的偏移与缺失,当媚俗的娱记们只为耸人听闻而挑逗与煽情的时候,当那些没有任何艺术追求的影视作品和让人厌恶的小品满天飞的时候,当低俗的全民娱乐化几乎成为主体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打着诗歌的旗号迫不及待地为名利而走向疯狂。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诗意化思维几乎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宏大的根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历代的精英们以诗意的灵魂成为了民族的柱石与脊梁。 真正的诗人不会迷失于世俗的价值与表面的时尚之中。 人们需求高雅艺术,抵制和厌恶低俗取向作品的风尚已经在逐步兴起。 我读这本山东青年诗人诗选时,再次引起了我以上的感受与想法。我们有一批优秀的诗人,一直沉于诗歌的写作中。他们的作品体现了诗歌艺术高雅与纯净的本质。 自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新诗逐步走出了低谷。新诗多元共生,相对发展的形态是大家共识的。 诗歌的地理版图也在变化着。近几年来,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相对集中了较多的青年诗人。在北京与广东生活的多为移民诗人,而浙江与山东多是在本地出生并生活的青年诗人。
作者:夫刚
《斯世同怀》的当下面孔与初时已经不宜同日而语,虽然还是一本个人的长诗选集,但内容已随着篇什的补充和调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这样的新陈代谢需要一点偶然,也需要一点得之偶然的释怀刷新冀望的天空。长诗写作一向众说纷纭,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则视为“搏命的事业”,我个人以为,长诗写作与短诗写作属于一分为二的存在,一个只写短诗而忽略长诗的诗人,其写作格局可能会显得局促,写作的层次可能会有所单薄——写作维系诗人的尊严,长诗写作维系诗人有耐心的尊严,在依赖碎片信息引导或者分流的具体生活中,长诗不但考验诗人提纯琐碎之思、谋取散中求聚的复原能力和拒绝惯性的写作定力,甚至可以承担起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的间接责任。观照的时代需要崭新瓷器从流水线上滚滚而来,也需要瓷器碎作一地后非关经济效益的审美思维和亦矛亦盾的逆向修补功课。何谓长诗?顾名思义,相对于短诗的一个命名,它包含了史诗但不止于史诗,纵观漫长的汉诗流变过程,史诗一般处于缺如状态,故今日汉语之长诗,大抵是指篇幅之长,当然,篇幅壮身意味着来自写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会等比地水涨船高,足以考察写作者的吸纳空间、开掘意识以及宏观掌控文本的水平和格调,否则,长诗写作就很容易落入“另类短诗”的陷阱,沦为被动抻长或者人为注水的副产品,在迷恋借口而罔顾出口的无效劳作中乐此不疲。
作者:夫刚
本书收入283位诗人的1200余首诗作,彰显青年性,有所侧重地回顾新时期山东诗歌文本状况,见证了汉语诗歌复兴历程。
作者:夫刚
《册页:新世纪10年山东诗选》讲的是新世纪十年,山东诗人创作成绩斐然,创造了新诗发展的“山东现象”,展示出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魅力。本诗编选80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视野广阔,客观系统。包括七月的海两首、大刀一首、弓车一首、马宁一首等。
作者:夫刚
作为一个崭新的诗歌选题和独特的诗歌选本,《别来无恙·新世纪山东诗集选粹》融20部优秀诗集精华于一册,是新世纪山东诗歌的重要见证,它的出版发行和“新世纪山东优秀诗集奖”的评选相互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当下山东汉语诗歌的发展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