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势如破竹

  半个月之后……奥斯曼边境城市尚还处在安宁之中时。

  紧接着……他们便察觉到,数不清的军马,开始跨过桥梁,袭击了哨所,随后……开始发起了攻势。

  一百多公里的边境,处处都是烽火,火炮的轰鸣,火铳的硝烟。

  那巨炮一旦运抵城下,轰鸣之后,守军便已丢盔弃甲,逃之夭夭。

  ……

  伊斯坦布尔。

  这座横跨两洲的巨大国都,整个世界岛的中心。

  在此时……刚刚收到了关于大明的战书。

  奥斯曼大军刚刚历经了与西班牙的战争,在北非,战争依旧还在继续,而此时,奥斯曼海军也已覆灭。

  虽然彼此之间依旧筋疲力尽,攻势已经开始停顿。

  可此时的苏莱曼……在得知大明落井下石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他立即召了群臣,在皇宫中新修的金銮殿中升座。

  百官垂立,高位上的苏莱曼只看着众臣沉默着,不做声。

  他乃是雄心壮志之人,哪怕是遭遇了如此的大事,依旧表现得冷静。

  现在儒学推广日久,文武百官们已有了一些模样,众人拜下,三呼万岁,苏莱曼只颔首点头。

  随即……

  殿中安静了下来。

  倒是此时,礼部侍郎李政站了出来。

  李政当初在大明受了打击,回国之后,总算慢慢重新取得了苏莱曼的信任。

  事实上,苏莱曼很清楚……李政的能力可能是平平,也喜欢说空话,可……这样的人……恰恰是自己所需要的。

  有的时候……人的身边总需养一些废物。

  不为别的……

  就因为这个世上不缺能人。

  而能人往往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哪怕是对皇帝,也多有不恭顺。

  因而……有李政这样的废物在,隔三差五对其敲打,自己方才可以高枕无忧。

  因此,李政在大明的计策失败后,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重新获得了信任,官拜礼部侍郎。

  此时,李政走到了殿中,随即……拜下,三跪九叩,匍匐于地,却没有起身。

  这时代的大明,并不似后世的某个王朝一般,动辄下拜。

  跪拜是有讲究的。

  比如……寻常的时候,见了皇帝,作揖行礼即可。

  若是重要的场合,自是需要跪拜行礼。

  当然……这个拜礼并非是一直跪着,而是礼罢即起。

  所谓的礼,其实也讲究点到即止的。

  因而,在许多宫廷绘画之中,明朝的皇帝出行,极少有大臣一直行跪拜之礼,而大多却只是站着侍驾。

  可李政这些儒生到了奥斯曼后,却认为这样不合时宜。

  奥斯曼天子,如此的圣明,可以与古至至圣之君相比。

  既然如此,那么理当五体投地,才显得臣子们的恭顺。

  李政行礼之后,并没有起身,继续跪拜,随即道:“陛下,臣闻大明向我奥斯曼宣战,大明皇帝如此逞凶,实是可笑,如跳梁小丑,今贼军将至,臣恳请陛下,赐臣一支偏师,臣保管教那贼军有去无回。”

  苏莱曼极满意李政的态度。

  他不但恭顺,而且……在这种危极的时刻,还能说出如此漂亮的话来。

  其实苏莱曼并非不知道这话中带着谄媚。

  可苏莱曼也需要借李政这张口,来安抚人心。

  苏莱曼道:“他们宣战,调集兵马,需多少时日?”

  李政等人纷纷道:“陛下,没有一年半载,恐难成功。”

  “可要穿越两国之间的荒漠和戈壁呢?”

  “陛下,这……就难说了。”

  翰林们纷纷你一言我一语:“此乃天堑,异常的困难,只怕没有一年两年,也未必能调集大军,兵临城下。”

  苏莱曼露出微笑,他是一个擅于用兵之人。

  自然而然……他也对此深以为然。

  行军和调集军队,哪里有这样的容易。

  奥斯曼要集结大军,尚需半年以上,这里头涉及到无数钱粮的运输,涉及到了各路大军的汇聚,这绝不是一下子可以办到的。

  何况对方是劳师远征,某种程度而言,奥斯曼占着巨大的便宜。

  时间还来得及。

  翰林们见李政已经请战,此刻也激动起来,不甘落后的纷纷道:“陛下,臣请亲往边镇,与贼死战。”

  “贼子好大喜功,所谓好战必亡,此乃古训也。今日他们赶来,我等占据地利,教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苏莱曼的脸色,稍稍好了一些。

  而后他转头,看了看其他本土的旧臣,这些旧臣们,似乎也想说点什么,表一些忠心,可儒臣们鼓噪,个个激动不已,个个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们反而不知该说点什么好了。

  苏莱曼微笑着道:“朕历来与大明和睦,谁曾想到……大明竟是狼子野心,挑起边衅,是可忍……”

  他的话说到一半,就在此时……

  外头一个阉人匆匆而来,尖细的声音道:“陛下,陛下……急报,急报,巴库求援。”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莱曼现如今,最厌恶的就是自己说话的时候被人打断,从前和那些卡夏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自儒臣们入朝之后,他开始享受所有人在自己说话时洗耳恭听的感觉。

  可现在……

  他绷着脸豁然而起。

  因为此时他什么都顾不得了。

  巴库……

  巴库乃是奥斯曼边镇所在啊!

  此地临近里海,乃是大明和奥斯曼之间,绕过了荒漠和一处草原的空白地带。

  这一处有许多的游牧部落。

  可一旦跨过了这片地带,便是奥斯曼的重镇巴库了。

  可这……怎么可能?

  战书从大明出发时,不过过去了四个月而已!

  四个月的时间就……

  “是小股的明军袭扰吗?”

  “不。”这阉人哭丧着脸道:“巴库卡夏奏报,到处都是明军,遮天蔽日。不只是巴库,临近的城塞,在数天之内,都遭遇了袭击。巴库已经岌岌可危,甚至极可能现在已经丢失了。”ßĨQÚbu.net

  苏莱曼的脸色顿时惨然一片!

  他无法理解,大军为何集结的如此快?

  他们的给养,是怎么来的?

  这是数千里奔袭啊。

  苏莱曼打了个寒颤,随即,目光落在了众臣的身上。

  李政已是懵了。

  这个时候,他决口不再提关于任何关于带着偏师去抵挡明军的话来。

  良久,才道:“明军……明军……明军千里奔袭……这……这……他们的补给一定困难,陛下,只需坚壁清野,与之避战,必可教他们……教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而翰林们则都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苏莱曼脸色铁青:“传旨,召集大军……”

  …………

  其实在巴库的求援奏疏送到伊斯坦布尔时,明军不但已破巴库,且已深入了敌境数百里。

  一座座的城池告破。

  军马入城,随即……当地的儒生统统召集起来,这些战战兢兢的儒生们,跪拜在道旁,喜迎王师,说着恭维和恭顺的话。

  好在……大军入城,并没有开始杀戮。

  而是立即张贴了榜文,进行安民。

  随即……府库开始封存,一切的秩序重新建立。

  儒生们虽是无法抵挡明军,可为明军进行安顿百姓,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立即开始在城中各处,宣讲明军的政策,表示只要不进行反抗,绝不侵害。

  倘城中有盗贼敢于破坏秩序,自是杀无赦云云。

  巴库的户册,已经开始进行了情理,很快重新恢复了秩序。

  城中的贵族和富户,也统统被请了去,让他们不必担心。

  这些新军的士卒,卫戍在城内外,军纪森然,几乎看不到任何作乱的气象。

  如此……巴库城中的百姓,总算是松了口气。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奇部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朝败家子更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势如破竹免费阅读。https://www.biqubu1.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