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亭送别

  远行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虽然心有戚戚,但李信的亲人已经接受了命运或许不公的安排,忙着帮李信收拾行囊,嘱咐着远行的男儿。

  只有废太子之子还是云淡风轻,轻轻回答着亲人的叮嘱,让她们一切安心,用心裹好自己宽厚硕大的长刀,再将它牢牢系在背上,他知道,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刀了。

  这一去或许就是永别,拒绝了亲人想去长亭相送,将亲人的样子深深印在脑海,李信拿起行囊,转身出了自家民居,路过当初救人的小巷,心里响起一声叹息,那个名叫阿离的女子,算得上自己仅有的旧友,终于也要相忘于江湖。

  长亭古道,车马萧索,押送自己的前往长城的军士已在长亭等待,等到看见李信孤身一人前来,不免有些惊讶。

  城外的长亭,自古成为长安送行之处,不管高官贵胄、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当游子离开长安,必定在这里与亲人旧友话别,就算被流放的罪犯,也会被允许在这里与亲朋互诉思念之情,如果是春日,杨柳萋萋之时,人们折柳相赠以表挽留之意,这已经是无数大唐人必不可少的送行仪式。

  而眼前的废太子之子孤身前来,还是让两位军士有些讶异,李唐江山易主,后人不能庇荫,现在就连去长城服役的后辈即将远行,都没一个人前来送行,想起来叫人哀叹,一入朝廷深似海,奈何生在帝王家!

  “李信没有朋友,二位军长,一路有劳了。”李信看着二位军士有些惊讶又有些怜悯的样子,心中了然。

  自己拒绝了家人前来送别,长亭,是别人聊寄相思的地方,却是亲人的伤心之处,在这里送走了哥哥,送走了舅舅,自己怎么能忍心让他们前来?

  李信转身回望长安,恢宏的长安城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

  当李信回望长安的时候,治安官狄仁杰大人接到魔种后裔的汇报,牡丹别院的神秘方士明世隐,离开了牡丹别院,据说即将前往长城。

  善于推理的治安官立刻想到,今日不是废太子李乾之子李信前往长城服役的日子么?难道这个神秘方士与今日的废太子之子仍有关联?

  不过牡丹别院的其他人倒是没有特别的异动,体弱的奕星一直呆在牡丹别院没有出门,花魁杨玉环还在她的长乐坊摆弄琵琶,唯有那个教坊习舞的公孙离,情绪有些不对,近日接连几天被教坊的教习骂了。

  治安官摇摇头:“先不要管其他人,让人盯紧明世隐,还有那个废太子之子李信!”

  治安官心里隐隐觉得,狐狸的尾巴就快露出来了。

  此时的阿离,心里烦乱的紧,他想去送一送心里的那个人,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出现,不知道该不该去,以什么身份去呢?一路回到牡丹别院,首领不在,只有病秧子奕星在自个弈棋。

  自己的心里话也只有对奕星说说,自己曾开玩笑似的告诉奕星自己的仰慕之人是个特别的人,这个病弱的棋手就像自己的弟弟一样,最会倾听。

  刚好首领不在,奕星看见往日活泼的阿离像是失去了魂魄,整个人都没了往日的光彩,往日的阿离周身仿佛有会散发快乐的光,今日的阿离,像是一朵即将枯萎的玫瑰。

  “咳咳......这是哪家欺负了阿离姐姐?”奕星咳嗽也不忘笑眯眯问道。

  阿离转转眼珠,很真诚的问奕星:“奕星,如果你的朋友要远行,可是你又不知道对方还把不把你当朋友,而且,你还喜欢他......嗯,是那种喜欢,你懂吗?那么你会去送别吗?”

  奕星看着阿离支支吾吾的问话,有点想笑,这么明显的谎话奕星才不会挑明,奕星随手抓起一把棋子,再松手,棋子噼里啪啦砸在棋盘上。

  “我刚才拿的是什么?”

  “是棋子啊”

  “你和棋子的差别在哪里?”

  “它是死的,我是活的。”

  “对,棋子都是被人掌控的,你不是棋子。”“心才是棋子,你要掌控心,不能让心掌控你。”

  “我明白了,我应该去!”

  阿离甚至没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奕星看着阿离着急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他刚才忽然就想到了首领教自己弈棋时的话语,一时似有所悟。

  刚才被他弄乱的棋子,又被他一一复原,棋盘上,方寸间,奕星慎重的落子,像阵前的将军,手中的棋子,就是他的兵士,一时间,奕星如看见铁马冰河。

  奕星的话让阿离明白,自己的心里是想去送别的,毕竟一别,就真的不知道是否能再见,想起自己的那个仰慕之人,阿离甚至在心里鼓足了诉说的勇气,她要告诉他自己心中的念想,她要把所有的话都说给他听。

  可是,等阿离飞奔到长亭古道,哪里还有仰慕之人的影子?长长的古道,一直延伸到天尽头,像是登天的路。

  泪水不争气的滑下来,怎么擦也擦不干。

  “李信,阿离会等着你的!”等你回来,会看见更加优秀的阿离!

  李信并没有听见身后的呼唤,抬起头,远方是如血的残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