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赤壁之战(一)

  东风海域名叫赤壁的地方已经被曹操的千条战船占据,再往前,就进入了江东水军的布防。两军对垒,江东水军都督周瑜甚至已经看到了对面无数招展的旌旗和明晃晃的刀剑。

  曹操立于战船旗舰之上,望着江东,对身后站立的大将说:“看到了么?前方就是江东的水军,为首的是江东水军都督周瑜,元歌,你不是要取那周瑜的首级作为献礼么?我想很快你就有机会了。”

  元歌迈步往前,躬身说道:“必取周瑜项上人头祭旗!”

  曹操哈哈大笑:“攻克江东,天下在握!三十万水军对他十万精兵,也不可大意,那周瑜与司马一样,是稷下学院的天才学子,是否?司马。”

  司马懿不知何时入海登上了曹操的旗舰,笑道:“周瑜虽有魔道,对兵法也颇为了解,但为人心胸狭小,不能容人,君主不必担心。”

  “哦?这么说,江东必是我囊中之物?”曹操笑意盎然。

  “取江东如探囊取物耳!”浑身裹着红袍的徐福上前说道。

  曹操斜眼看着徐福,冷哼道:“徐福,我让你办的事办妥了么?”

  “君主,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徐福躬身行礼,唯唯诺诺。

  曹操哈哈大笑:“拿槊来!”

  两位士兵慌忙抬上长槊,曹操接过手中,心中豪情澎湃。

  “吾为诸君横槊赋诗,以壮军威!”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一诗赋完,引来众人赞叹,曹操望着江东的战船和旌旗,心潮澎湃不已。

  曹操方吟诗完毕,之间江东船营中出来一条小船,径直朝曹操的旗舰划去。船首站立一人,一副文士装扮,看不清面容。

  曹操露出笑容,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江东看来是派出了使者。

  不过等曹操看清来人的面容时,忍不住大惊失色,来的竟然是自己的三子曹植。

  曹操不得不惊讶,自从曹植的血色婚礼以后,曹植就离开了魏地,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来到了江东,但为什么他从江东的阵营里出来?难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加入了江东吗?

  曹植径直登上了曹操的旗舰,径直进入了船舱,甚至都没有看曹操一眼,旗舰上的荀彧等大将谋士都已经认出登船的是曹操君主的儿子陈王,悄悄离开了旗舰。

  曹操也走进船舱,有些痛心的望着曹植,叹一口气:“子建,为父当日对你不起......”

  曹植打断了曹操:“父亲,子建是来劝你退兵的。”

  “为什么?你离开魏地之后去了哪里?难道你不是魏地的子民吗?”曹操有些困惑。

  “父亲,子建知道自己不是继承大统的良才,我只问父亲是否退兵?”曹植的语气很冷漠。

  曹操冷笑:“退兵如何,不退又该当如何?”

  曹植咬牙说道:“父亲退兵,曹植还是陈王,父亲不退兵,曹植以后就只是曹植。”

  曹操哈哈大笑,直到笑出了眼泪。

  “我儿,你知道为父为了今日筹谋了多久吗?整整二十年,自己出生那天,为父就想一统三分之地,然后放眼天下,你让为父退兵,为了什么?给我一个理由。”

  曹植满面真诚的说道:“三分之地战乱久矣,我从魏地到江东,一路之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父亲不知道魏地的百姓是怎么评价你的吧?或许你知道,只是装作不知道,魏地的百姓都说,他们的君主是一个只知道穷兵黩武的暴君,从不会理会百姓的死活!”

  “为什么就不能停止战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呢?父亲知道不知道,从魏地到江东的流民,每天都数以千计,长此以往,即使父亲你攻克江东,又有何用呢?失去民心的君主,早晚也会被民心推翻!”

  “住口!”曹操忽然暴怒:“为父为了不死之身,才取了甄宓的圣者之血,为了攻克下邳,与战神殊死搏战,为父筹谋这么久,做了对不起的事,但那都是为了曹家的江山社稷,你却劝为父退兵?”

  曹植站起身来,冷笑:“子建言尽于此,退与不退,全在君主一念之间。”

  言毕,迈步就出了船舱,正准备跳下小船离去之时,却听船舱中传来曹操愤怒的大吼:“把他抓起来。”

  士兵听见君主之命不敢怠慢,迅速将曹植团团围住,手中的长枪短剑已经指向了曹植。

  曹植笑了笑,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来吧,能死于自己父亲的剑下,也算死得其所。”

  曹操走出了船舱,面带痛苦之色:“抓起来,严加看管。”

  此时的诸葛正立于东风海域某处停靠的一只大船之上,身边站着的是李白,还有痴痴傻傻的魔种血脉典韦。

  “诸葛,我们来到此地所为何事?”李白不知道诸葛神神秘秘的将他带到此处,究竟要干什么,魏地的曹操正准备进攻江东,他们抓紧找到司马,探寻东风祭坛之内的秘密才是要紧,一旦曹操攻下江东,东风祭坛在战事之下,不能道还能不能保存下来。

  诸葛亮笑道:“我们来助江东一臂之力,改变一下天气,吹一场大风,这样才好让曹操把战船连起来。”

  李白皱眉:“天气也能改变?怎么才能有风?”

  诸葛笑道:“我曾向庄周大师请教过,天气也可以被魔道利用,李白你没有魔道,只在旁边给我护法即可。”

  李白点点头,没想到魔道还如此神奇,竟然能够唤起大风。

  诸葛端坐在船头之上,手中唤起湛蓝色的法球,一颗法球慢慢升入空中,空气忽然出现一丝波动,好像起了一阵微风。

  诸葛的手中再次泛起一颗法球,再次升入半空,刚才的微风大了一些......

  周瑜手下的大将黄盖正在周瑜的战船之上汇报战事,已经年迈的黄盖仍是宝刀不老,当初周瑜和孙策一统江东,讨伐豪强政权之战,正是黄盖一马当先,攻破了江郡。

  “都督,依我看,不如趁曹操立足未稳,我们出其不意,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抢占先机,我刚才观察过曹操的士兵,都是一些新兵,而且他们都生活在大陆,骤然来到船上,肯定不习惯,这时候是最好的进攻时机了。”

  周瑜点头,但他觉得应该相信诸葛的谋划,黄盖的建议虽然中肯,但肯定会让江东的有生力量受损,江东水军说是十万之众,但能够上阵杀敌的,能有七成就不错了,而曹操却有三十万水军,江东若是与之硬拼,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只好传令,一切等待自己旗舰的旗语才能发动进攻,并悄悄告诉黄盖,去东风海域的浅水湾,接二百艘小船过来,将小船藏在水军战船中间,不可走漏消息。

  黄盖有些纳闷,曹操的战船都是大唐的楼舰,要那些小船有什么用?曹操的战舰只用撞的就可以把小船撞得粉身碎骨。

  不过黄盖还是遵循周瑜的命令,领着五百士兵,去往了浅水湾,等黄盖到了之后才发现,小船之上装着的都是火油,他隐隐知道了些什么,命令士兵加快速度,任何人不得走漏此次任务的任何消息。

  周瑜立在战船之上喃喃:“诸葛学长,但愿你能成功让大风刮起;伯符,但愿你和刘备能够阻挡夏侯惇的十万大军。”

  此刻的孙策正在府上,迎接来自蜀地的君主刘备,二人执手相拥,哈哈大笑。

  “伯符,我们联合抗曹,此一战就靠你了。”刘备笑着说。

  孙策也笑道:“论兵法谋略,我比水军都督周瑜差远了,他已经定下了防守策略,只要我们能够抵挡十万大军一个月,他就能打败曹操的水军,然后从水路迂回到夏侯的背后,给他致命一击。”

  刘备眼前一亮:“哦?我们主要守哪座城?”

  孙策哈哈一笑:“有玄德的守城机关,其实守哪座城都一样,只不过,周瑜选择了襄阳城,那里城墙本就坚固,而且,离河道不远,水军可以长驱直入,只要我们能在襄阳缠住夏侯,就能打胜这一仗!”

  刘备点头:“赵子龙、马超、关羽是我军中一人敌万军的猛将,我已让他们在城外驻扎,三人共领三万精兵,一千守城机关,就交给伯符了。”

  孙策哈哈大笑:“玄德放心,我的哥哥孙权善于带兵,与那魏地的夏侯都是英雄人物。”

  “香香,出来见过蜀地君主刘玄德。”

  孙尚香早就在大厅侧门处偷看了,毕竟自己要嫁的男人,总得先看看长什么样,是不是像哥哥那样的英雄人物。

  听见哥哥的呼唤,有些脸红着扭捏出来,她今天的扮相倒是不错,有些大家闺秀的风范。

  “见过君主。”大小姐孙尚香袅袅施礼。

  刘备的眼中光彩一闪,被孙策看在眼里,孙策站起身来,将孙尚香牵到刘备身前。

  “玄德,大战在即,此战之后,为舍妹举办婚礼如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