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方士的阴谋

  “长安之繁盛,少不得诸君以血肉守卫边关,朕不能亲临,就让张柬之代朕叩谢吧。”

  长城守卫军的苏烈长官接到了来自长安的旨意,朝中的秋官侍郎,主管刑罚的张柬之此次除了巡视边关,还带来了圣旨。女帝赞扬了苏烈的做法,闭关实乃不得已的选择,大唐繁华,少了西方的那些稀奇玩意实在无关紧要。

  女帝的赞扬是军士莫大的荣耀,流点血算什么呢,打仗杀敌,是军士吃饭的本钱。这让守卫军上下人人喜笑颜开,人群中只有安静的混血魔种手握长枪,依旧通过枪管上的准镜观察着长城外的异动。

  秋官侍郎张柬之还带来另外一个消息,前朝废太子之子李信,近日将依律前来长城入军了。

  苏烈和张柬之长长的叹气,这实在是非他们能够左右的情形,太子乾离开长城出关之后,守卫军里已经送走了两位李家人,他们都是战死在沙场,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好汉,是为了长安的繁盛而死。

  苏烈明白秋官侍郎告诉自己李信即将来长城入军这个消息的用意,正是由于太子乾的推荐,张柬之才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升为洛州司马,后来再被女帝重用,一路升迁至秋官侍郎。

  这张柬之是个念旧的人啊,苏烈对秋官侍郎的好感多了三分。

  此时的李信,正和前来送军的军士落脚在距长城五十里的小镇酒馆,数月来风吹日晒,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有些黝黑,但胳膊上隆起的肌肉说明,路途的辛苦却让他变得更加强壮。

  酒馆里只有自己这桌客人,两位军士因为旅途劳顿,早早去了客房休息。

  李信望着隐隐可见的长城,明日就要到了,那里将是自己一生的归宿么?长安那么遥远,自己何时才能回去?母亲、妹妹还有其他亲人,会不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再次流泪?

  天色渐暗,风云乍起,一场风雨就要来临,酒馆早早燃起了灯烛。

  门口进来一位旅人,穿着打扮像是一位方士,昏黄摇曳的烛光下看不清面容。

  李信看着他自然地坐在自己对面,丝毫也不见外,拿起茶壶,不客气的倒了一杯茶便饮。

  李信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人,文质彬彬,一双手修长的离奇,银色的方士袍子,细长的丹凤眼时不时露出妖异的光,李信终于忍不住开口。

  “我们是朋友?”

  那人摇头。

  “我欠你的钱?”

  那人依旧摇头。

  李信反而笑了,他又要了一壶茶,便不再说话,笑吟吟看着对面的陌生方士,他坚信,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的接触你,一定有所求,既然有求于自己,他反而不着急。

  果然,对面的方士忍不住开口,李信翘起嘴角,不过下一秒他就差一点跳起来。

  因为对面的方士看着他的眼睛说:“你心里想的那件事,我能帮你实现。”

  李信还是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面上云淡风轻,如果陌生方士离的再近一点,就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

  虽然没有见过此人,但他那双妖异的眼睛好像可以看穿人心,他怎会知自己所想?他是什么人?不像是江湖行骗的游方,不知为何,这人有让人情不自禁信任的魔力。

  “因为,我和你的父亲太子乾是故交了。”

  仿佛知道李信心中所想,这句话让努力装作平静的李信终于失态,他面色大变,吃惊的望着眼前的方士,怔怔说不出话。

  父亲?

  父亲被流放后,自己慢慢长大,才知道当时缘故。当时身为太子的父亲担心太子大位,广招宾客替自己谋事,其中有一位善于占卜的方士,不论边关战事还是朝中秘闻,占卜无不灵验。于是父亲寻求方士的占卜,结果方士的占卜对太子很不利,便有后来长安城刀斩方士化牡丹的传说。

  难道传说都是真的?李信有些不可置信,此人若是当时父亲求助的方士,难道这人是神仙?年岁不会增加不成?

  李信面露痛苦之色,长安,多么遥远的梦,这人竟然说能帮自己实现,长安十万铁骑,无数能人异士,自己有什么?仅仅只有自己的一条命和一把刀,这人凭什么说可以帮自己夺取长安?

  冷眼看着眼前的神秘的方士,李信张口欲问,门外忽然一声炸雷,风雨交替来临。

  方士站起身,俯看着面带痛苦之色的废太子之子李信:“你失去了长安城,而我,也失去了心爱之物,我帮你夺取长安,而你么......”

  方士优雅的弯腰俯身过来,在李信耳边说了一句话。

  闪电划过,李信看见方士有些妖艳的面孔,细长的丹凤眼满是妖异的光芒,方士往风雨交加的门外退去,慢慢融入了黑暗。

  桌上李信的手边,一朵黑色的玫瑰散发着同样妖异的光芒,像是魔鬼的呼唤和吸引......

  而隐藏于数里外的黑暗中,一个大耳朵魔种像湿透的耗子,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冻死小爷了,这炸雷来的真是时候......不过么,前太子爷的故交,越来越有意思了哦,阿嚏......”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