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克复
戊巳之交予輯金剛法華持驗諸紀又以佛法中最簡捷而通貫者莫如淨土一門因取古今之書表章是教者裒其精要類而編之曰晨鐘意欲用世人之朝氣警甜夢者而鼓鐘之焉耳冬初書成予不揣溉∶
作者:克复
法華為眾經王。世尊以廣長舌。演拈華之勝因。會諸法之秘要。開權顯實。三一同圓。前後七軸。凡六萬餘言。洋洋灑灑乎。真大也。雖然。當日焐綍
作者:克复
音大士。佛法之廣大教化主也。去已成正法明如來。逆來示菩薩相。立大願。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菩薩云者。言覺有情也。菩薩摩訶薩者。言大覺有情也。稱世音者。世間。眾生稱名。悉蒙救拔離苦。從他機而立名也。又稱自在者。一身現千手眼。隨類應化。圓融無礙。從自行而立名也。楞嚴云。由我聽圓明。故音名。徧十方界。能以眼根作耳根佛事。故名世音自在無礙。此菩薩具十四無畏.三十二應.諸神通種種。左右彌陀。則為極樂之親臣。顯化娑婆。則為世尊之良弼。楊枝一滴。遍灑大千世界。尤與我東土眾生最有緣。凡至心持其名號及經呪等。隨獲感應。不獨慈雲偏覆南海一隅而已。雖然。眾生當苦難時。輒呼菩薩求救。須思救苦救難之前。有大慈大悲四字在。菩薩不救度眾生。何名菩薩。然不具大慈悲。將視眾生苦難。如秦越人肥瘠。漠焉無關。何肯圖救。眾生徒口菩薩之號。而不能心菩薩之心。則不慈不悲。己先不能自救。況欲感菩薩之慈悲。救其苦難。有是理乎。故人無傾險好殺心。則己之刀山滅矣。人無慘毒心。則己之湯火消矣。人無不忠不孝及淫貪不廉貞心。則己之地獄枯竭矣。人無慳悋嫉妬心。則餓鬼之火息。無傲狠驕慢心。則修羅之惡調。無頑悍不煨摹
作者:克复
若有人受持金剛經者。先須淨手焚香開卷。至心念淨口業真言。淨法界真言。各三遍。然後啟請八金剛。四菩薩名號。
作者:克复
釋迦成佛。已在久遠無量劫前。但以發願度生。現相於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迦毗羅國。捨王位出家。以三十歲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教分五時。皆大乘也。其中華嚴金剛法華諸經。為最上一乘法。華嚴。以即穢即淨為宗。金剛。以無相不取一法為宗。法華。以人人成佛為宗。學者能究心三經。佛法即蟠際寸胸矣。蓮池師云。華嚴具無量門。諸大乘經。猶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耳。華嚴天王也。諸大乘經。侯封也。諸小乘經。侯封之附庸也。此語。則是經之尤尊重可知。葢是經為世尊初時所說之第一義諦。世尊成正覺已。與諸菩薩。七處九會。放光說法。文殊阿難等。結集鐵圍山。忉利天龍。咸護法藏。由是菩薩搜秘典於龍宮。大賢闡迦文於東夏。如斯勝妙。得聞何幸。故一品之持。已得淨戒。一偈之誦。能破地獄。以至盥掌滴水。尚足拯濟微生。矧夫書寫讀誦講說思修。冥通幽感。殊人天。如諸傳記所錄。不彰彰歟。余既裒次金剛法華持驗二書。因復取是經感應事蹟。表而出之。為後人勸。或心宗不二。能所雙空。黃梅衣鉢。尚欲拋却一邊。況記傳粗跡。奚關正覺。雖然。五周大義。悉標因果。所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編中備陳感應之驗。正符斯旨。倘獲由此而聳動羣機。啟廸正信。上之精進修持。自然見性成佛。次亦當收帆苦海。早種佛因。先哲不乏奇緣。凡聖實無差別。雖復如古所云。異鳥啣花。海王送雨。地震流西域之光。虎馴負太原之鉢。效可見於當今。理何殊乎曩昔哉。抑經中稱應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釋迦度生。亦為人人具有佛性。故佛出世度之。持經者。但辦一片精心。華藏莊嚴諸聖賢眾。歷劫可以親聞親見。能如此。庶不辜負四十九年苦口也。然則即以是義。當諸經持驗一貫之說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