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如惺
凡八卷。明代如惺撰。略称明高僧传。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系集录南宋初至明神宗万历年中约五百年间高僧之事迹。分为译经、解义、习禅三篇,计收正传一三八人,附传七十一人。本书述作之由来,据卷首自序载,乃作者鉴于汉明帝以来所编撰之僧史或高僧传,大多终止于宋代,为彰显明代诸圣僧之行谊,俾使天下沙门见贤思齐,遂撰此书
作者:(明)释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识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盘。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释道安宝志僧倜支遁无谶。
作者:如惺
當余隆慶壬申春。承乏留曹。得大慧杲集。閱之不禁擊節。時有一張叟者。譚及十方三世之故。問。杲公再來否。余曰。來何啻再。正不知歷幾僧祇耳。又問。再來仍有此機鋒否。余曰。此來隱宗而顯行上也。不然。亦帶教以明宗。越一紀為萬曆甲申。余既勇退急流。從天池山寂鑑庵。為千松得法師護講臺。知其傳法師。為萬松林公也。一日道及萬松因地曰。大人亦知吾師是大慧之後身乎。余因前有億逆。驚起問其行實。千松一一道之千松。亦稱其法子哉。獨疑千松法嗣在何。而千松既逝。有天台象先清公弟子。幻為惺師。法門之麟角也。得衣鉢於清公。復從千松請益楞嚴。及究達磨之道。聲稱藉藉。以乙未春。偶會於吳門尹山寺。余窺其行止倜儻。解行俱邁。等夷一等。心敢稍弧4朔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