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王夫刚
在当下文化倾向市场化和娱乐化的形态下谈论诗歌,似乎具有了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新诗受益于中西方诗歌文化的恩惠,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几经兴衰与沉浮走到了今天。 今天的中国,也许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它因为变革与发展,因某些价值取向的偏移与缺失,当媚俗的娱记们只为耸人听闻而挑逗与煽情的时候,当那些没有任何艺术追求的影视作品和让人厌恶的小品满天飞的时候,当低俗的全民娱乐化几乎成为主体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打着诗歌的旗号迫不及待地为名利而走向疯狂。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诗意化思维几乎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宏大的根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历代的精英们以诗意的灵魂成为了民族的柱石与脊梁。 真正的诗人不会迷失于世俗的价值与表面的时尚之中。 人们需求高雅艺术,抵制和厌恶低俗取向作品的风尚已经在逐步兴起。 我读这本山东青年诗人诗选时,再次引起了我以上的感受与想法。我们有一批优秀的诗人,一直沉于诗歌的写作中。他们的作品体现了诗歌艺术高雅与纯净的本质。 自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新诗逐步走出了低谷。新诗多元共生,相对发展的形态是大家共识的。 诗歌的地理版图也在变化着。近几年来,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相对集中了较多的青年诗人。在北京与广东生活的多为移民诗人,而浙江与山东多是在本地出生并生活的青年诗人。
作者:黄清吉
本书旨在从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统合分析中探究国家能力基本理论。 国家作为历史的、事实的存在,是在与疆域内社会和国际体系中他国相互作用的复合关系中生存发展的政治实体。国家的兴衰不是取决于国家特定的身份,而是取决于国家实际拥有的能力。国家能力是国家从社会积聚资源并将之转化为可运用的力量,继而凭借力量实施对社会的统治与管理、应对他国的竞争与挑战的总体效能。社会是国家的母体,是国家获得赖以行动的资源的源泉,国家的基础能力是其实施对社会的统治与管理的能力。作者以生产方式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力量是否制度化地融入国家体制为切入点,着力揭示:国家能力是由国家体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的互动结构支撑的;国家能力的强弱源于它曾经的支撑结构和现实的支撑结构的优劣;国家能力发展本质上是国家能力的支撑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最后,依据前述理论要点对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提出深层的战略思考。
相关搜索